孙红文,女,中共党员,汉族,1967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个人感言: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与南开大学“公”之要求不谋而合,南开就是为解决国家忧患而诞生而存在的。作为南开人,我要始终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源头驱动力。作为高校教师,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并传授给学生;用拼搏创新精神感染学生,为他们点亮青春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我要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一朵小浪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南开人的智慧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在新中国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成长,孙红文从小就有着朴素的爱国情结。从南开中学到南开大学,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深受南开精神影响的她,“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早已深入骨髓,成为激励她不断奋斗前行的座右铭。如今,孙红文作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行政工作自不必说,教学、科研任务也十分繁重,同时身兼各种学术与社会职务。在笔者看来,孙红文就是女超人,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孙红文秉承南开大学教学理念,以为社会输送“公能”人才为目标导向,在教学一线一干就是二十余载,她爱岗敬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德业双馨。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倾注大量心血,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书育人本领,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广大学生和各级部门的肯定。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标准,她是当之无愧的好教师。
在课程与教材上见真功
孙红文承担系列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课程,她高标准对待每一门课程,并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作为课程负责人,她主持的本科生专业课《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化学实验》入选国家级精品课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体系完整、教学手段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历年在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她还积极推广南开大学在《环境化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使之惠及全国。她与时俱进,为使新生代大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她积极拍摄慕课,建设课程网站,课程网站资料被收入教育部“爱课程”网站及超星数字图书馆,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成为享誉全国的优秀课程。她还被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聘为特聘教授,负责指导全国高校《环境化学》课的师资培训,对全国高校《环境化学》课程的建设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课程得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广大同行的高度评价。
好课程更需好教材,她十分注重教材建设,编写专著及教材多部。她参编的《环境化学》及主编的配套教材《环境化学电子教案》连续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8年售出24万余册,成为权威教材,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她还特别注重向国外相关课程与先进教材看齐。在调研了十几部国外环境化学相关教材并作为课程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受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主译了Manahan S.E.主编的Environmental Chemistry(Ninth Edition)。另外,她还受邀作为《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编写环境化学相关词条,并主编《环境科学大百科全书·环境化学分支》,在编写工作中参考了大量国外相关材料,为我国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因材施教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她一直注重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为本科生开设《环境化学》课的学期,实行实验室开放日,让学生了解天津市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及最新科研工作;与课程组成员一道,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南开大学本科生百项创新工程10余项(申请人指导6项),其中,2项获得学校一等奖,2项获得学校二等奖,并将实验室仪器向其他进行百项工程研究的本科生开放;每年都接收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非毕业论文的科学研究,这些学生大多数因为额外的科研经历,科研能力得到提升,顺利拿到国外以及香港著名大学的奖学金,或保送到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与高校读研究生,实现了继续深造的梦想。同时,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仁爱之心对待问题学生,想方设法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队。她总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地方发展,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她出色地完成了传道和授业、教书和育人双重任务的统一,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研究生培养中,她以“为学生成功学术人生奠基”为己任,更加注重学生意志品格的锤炼,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入手,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增加他们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此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
潜心科研 成果惠及全社会
孙红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刻苦钻研,表现出较高的学术造诣。她承担各类科技项目4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280余篇,其中SCI摘引论文140余篇,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赞赏,SCI论文被引用2000余次。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她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她发明的重金属复合生物固定剂被农业部选定,在天津市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大范围推广,辐射面积达1000多亩,挽回了农田资源因污染造成的损失,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今年获得“131”创新团队资助。她学术交流活跃,担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其他国内若干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
孙院长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既可见科学家的严谨,又不乏管理者的睿智。爱国情怀,贯穿孙院长答记者问的始终,深深感染着我们这个采访团队。她对学科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科学研究的终身学习态度、她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硕的学术业绩使她成为一面旗帜,成为青年学子的楷模。她把自己的爱国情怀化为前进动力,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